4月30日,江苏省无锡市全面启用核酸采样小屋。当天,国内首个以“标准化”来保障核酸采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地方标准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规范》)同时发布。
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》(DB3202/T 1029-2022),由无锡市卫健委提出,市疾控中心起草,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,《规范》对核酸采样小屋的选址、基本设施、人员配备、个人防护、标本采集和运输、医疗废物处置以及异常情况处置做了明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地方标准的制定流程要经历立项论证、公示、起草、征求意见、专家评审、修改审批、再公示等多个环节,一般历时1年左右。考虑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,市场监管部门立足了“环节不省、提速提效”的原则,采用简易程序,开辟绿色通道,整合立项、起草、征求意见等环节,提高专家评审效率,压缩公示时间,在确保标准编制质量的同时,加快标准制定流程。从标准项目提出到发布实施仅15天的时间,创下无锡市地方标准制定最快记录。
管理标准大揭秘!
“核酸采样小屋”如何选址?
“两站一场一码头”、交通卡口、旅游景区、大型企业等重点场所可适当加密。
“核酸采样小屋”内该有些什么?
小屋的基本设施应有明确的统一标识、编号,并应设置包括开放时间、采样流程、联系方式、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标牌。
小屋内置固定的紫外线灯、冷热空调,按需配备冷藏设施,配备视频监控装置。每个小屋配有身份证和(或)二维码读卡器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手机或电脑。小屋还应设置标本临时存放处,医疗废物垃圾存放处。防护用品使用4h 应更换,出现破损或明显污染物时立即更换。
一个核酸采样小屋要配备多少人员?
核酸采样小屋由设置单位指定管理专员,负责统筹人员、设备、物资、流程、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。并配备 1—2名采样人员和 1 名信息登记人员,一定数量的其他工作人员如安保人员或志愿者等,负责测温核码、一米线管理、提醒引导分流受检人群等工作。
整个采样过程如何做好消毒工作?
采样人员在等候区等待时,采样位和等候位宜保持3m以上距离。等候区人员单向流动,严格落实一米线要求,当人数过多时及时进行分流疏导。
小屋工作人员严格执行“一人一手消”,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七步洗手法消毒。
在医疗废物设置集中存放区,配备足够的脚踏式带盖医疗废物收集桶,日产日清。并使用 1000 mg/L含氯消毒液对医疗废物外表面、垃圾桶盖进行消毒,并对存放场所(垃圾桶及地面)进行喷洒或拖拭消毒。
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?
如果发现黄码人员,嘱其做好个人防护,指引其自行前往黄码采样点。
如果发现红码人员,应及时引导到“临时隔离区”,并报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处置,禁止其擅自离开。
发现体温异常人员,及时引导到“临时隔离区”,并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。
出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,则立即停止使用,开展终末消毒。
工作人员出现可疑症状立即暂停该采样点工作,并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,并按要求落实。